首页 资讯 正文

全国双拥模范城(县)巡礼江苏省江阴市:军民一心“澄”伟业

体育正文 278 0

全国双拥模范城(县)巡礼江苏省江阴市:军民一心“澄”伟业

全国双拥模范城(县)巡礼江苏省江阴市:军民一心“澄”伟业

长江之畔,锁航要塞。江阴,自古以来(zìgǔyǐlái)就是重要的军事(jūnshì)战略要地,是一座有着深厚(shēnhòu)军事文化底蕴、优良双拥传统的城市。从“江南抗日义勇军”的发源地,到“百万雄师过大江”的东起点,江阴在中国近现代战争史上始终占有一席之地。1991年以来,江阴市已六次荣获“全国(quánguó)双拥模范城(mófànchéng)”、九次摘“江苏省双拥模范城”桂冠,更以“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”等(děng)荣誉彰显出双拥工作(gōngzuò)的标杆地位。民拥军 古渡今传鱼水情

江阴市重点聚焦“前方、前线(qiánxiàn)、前沿”,始终把服务部队练兵备战、拥军支前(zhīqián)作为新形势下双拥工作的着力点,坚持“部队建设需要什么就保障什么,训练演习到哪里(nǎlǐ)拥军支前就跟进到哪里”。

近年来,江阴市持续支持驻军部队(bùduì)(bùduì)营区整体搬迁、安全警示教育基地及综合(zōnghé)训练场建设、连接战备车库(chēkù)通道周边改造、文体训练设施改善、部队信息化建设工程;通过(tōngguò) “双清单”制度主动为部队办实事,完成支援训练场建设、部队营区门口电线杆迁移、道路整修、部队排污整治等项目。

积极开展“情系边海防官兵”、“走边防、看亲人”活动,向驻守边防和海岛官兵赠送慰问品及慰问信;推进军营文化服务升级,通过“三送”活动建设心理驿站、更新军营图书馆,组织军地文艺(wényì)联演,多维度丰富官兵精神(jīngshén)文化生活(shēnghuó);切实保障(bǎozhàng)军属权益,累计为驻澄部队无(wú)工作随军家属发放生活补助金,为军人子女提供优质教育保障。

加快构建社会化拥军新(xīn)模式(móshì),首批发布的10大类101家社会化拥军单位提供公共交通、文体旅游、医疗健康、餐饮住宿等多项专属优待服务(fúwù),广大(guǎngdà)退役军人和三属(sānshǔ)可凭优待证在江阴市行政区域内免费乘坐公交(gōngjiāo)(不含定制公交)、地铁;免费参观游览江阴军事文化博物馆、华西幸福园等6家景点;6家医院成为首批定点优待医院,累计减免医疗费用超36万元。

系列举措形成“战备支撑+民生保障+文化润军”的全链条拥军(yōngjūn)模式,持续提升江阴(jiāngyīn)双拥工作质效。

军爱民 江涛奔涌见(jiàn)担当

一面锦旗承载着(zhe)荣誉与认可,更饱含军民鱼水深情(yúshuǐshēnqíng)。当火灾(huǒzāi)被救者家属将绣有“人民军队鱼水情模范战士为人民”的锦旗送至驻澄某部时,不仅是对官兵危难时刻挺身而出(tǐngshēnérchū)的致敬,更是对这支常年驻守“第二故乡”钢铁之师的高度褒奖。

驻澄部队始终将“第二故乡”安危系于心间,在(zài)完成战备训练之余,为地方培育专业技术(jìshù)人才逾千名,组织中学生完成军训活动,以热血行动诠释军民同心——人次无偿献血(wúchángxiànxuè)16万毫升,常态化(huà)开展“学雷锋”志愿服务,更与林场联合举行森林防火演练,构筑起(qǐ)守护城市的铜墙铁壁。

军地携手谱写的共建篇章持续焕发新光彩。驻澄(zhùchéng)部队主动让渡百米码头岸线(ànxiàn)支持长江生态保护的事迹登上《解放军报》,退役(tuìyì)的远望二号测量船化身红色教育基地成为城市新地标。

在乡村(xiāngcūn)振兴征程中,部队定向(dìngxiàng)帮扶(bāngfú)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(wǔyángxiàn)九街镇扁担赵村,协调采购农副产品和帮扶援建工厂,建设乡村大舞台,让双拥旗帜(qízhì)飘扬在田间地头。持续数十载的“爱心献功臣”活动累计走访“三属”和重点优抚对象,军地双方共发放慰问金,将军民情谊镌刻在岁月长卷中。

从“心系国防(guófáng)进军营”主题党日活动到常态化(huà)军事科普教育,从捐资助学到文明城市创建,驻澄部队以全方位、深层次的共建实践,将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转化为服务地方发展的生动注脚。这份历久弥新的鱼水深情,在新时代续写(xùxiě)着“军爱民、民拥军”的江阴(jiāngyīn)篇章。

尊军崇军 军民鱼水情(yúshuǐqíng)更深

近年来,江阴市先后(xiānhòu)出台《江阴市拥军优属暂行规定(zànxíngguīdìng)》《驻澄部队拥政爱民若干规定》《关于在全市推进退役士兵进村(社区)工作的实施(shíshī)意见》《江阴市关于促进优秀退役军人(tuìyìjūnrén)到学校任教的实施意见》等一系列政策(zhèngcè)规定,为双拥共建开展提供政策依据,逐步推进双拥政策与医疗、就业、教育等各类保障制度配套衔接。

江阴市委(shìwěi)、市政府始终坚持(jiānchí)(jiānchí)把(bǎ)双拥工作作为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任务,列入重要议事日程,全力当好驻澄部队建设的坚强后盾。始终坚持双拥工作“一把手”负责制,重大节假日走访慰问部队,定期召开军政座谈会、市委常委议军会。

成立由军(yóujūn)地主要领导组成的双拥(shuāngyōng)工作领导小组,每季度定期召开例会,不定期召开联络员会议。双拥工作不断向“系统化谋划、制度化安排、长效化推进(tuījìn)、项目化落实”的方向有序推进。

聚焦“三后”做到“三不”,即不讲(jiǎng)困难、不谈条件、不打折扣的安置导向,始终高标准做好安置工作。安置军队转业干部(zhuǎnyègànbù)、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退役士兵(shìbīng),接收退役士兵;发放退役士兵一次性补助金。常态化开展立功受奖喜报送达、新兵入伍欢送、退役士兵返乡欢迎、集中悬挂光荣牌、关爱重点优抚对象等活动,发放义务兵(yìwùbīng)家庭优待金、现役军人立功奖励金。按照“五有”要求,全市(quánshì)17个镇(街道)、263个村(社区)退役军人服务站(fúwùzhàn)全覆盖(fùgài)建成,形成退役军人“事有人管、难有人帮、业有人扶(fú)”的良好工作格局。

浓厚双拥(shuāngyōng)共建氛围,始终把国防和双拥宣传(xuānchuán)教育纳入(rù)国民教育体系和部队教育计划。积极开展(jījíkāizhǎn)“最美(zuìměi)军属”、“最美拥军人物”、“最美退役军人”评选及学习宣传活动;组建“老兵故事宣讲团”入社区、进校园;组织开展“9•30”公祭(gōngjì)、清明代祭扫和网上祭扫活动,举办抗美援朝出国(chūguó)作战70周年纪念活动、“致敬最可爱的人”主题晚会。充分利用全(quán)媒体,开设“致敬老兵”专栏,展播(zhǎnbō)“百名老兵颂党恩话初心”音频;上线“江阴退役军人”微信公众平台,宣传最新政策、发布工作动态、宣扬典型事迹。扎实开展“双拥品牌”建设活动,华西村成为我省唯一村级双拥工作示范基地;民营投资建设的天华国防教育馆(jiàoyùguǎn)成为重要的国防教育和省级双拥示范基地。

新征程上,双拥的时代号角已经吹响,江阴军地合力、军民同心,以(yǐ)更加昂扬的斗志、更加奋进的姿态(zītài),铸就新时代双拥新气象,全力书写新时代双拥新华章(zhāng)。(江苏省双拥办)

全国双拥模范城(县)巡礼江苏省江阴市:军民一心“澄”伟业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